比亚迪刀片电池“砍”谁脖子上了?
2020-06-12
2020年1月,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宣布将在3月推出“刀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提升50%,并将应用于全新轿车比亚迪“汉”车型上,其续航将超过600公里(NEDC)。
之后比亚迪股价连日上涨,引发网络大量讨论,不过并未引起太大轰动,尤其是笔者,并未感到有什么特别之处。
2020年3月底,比亚迪召开了“刀片电池”线上发布会,称传统的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只有40%,“刀片电池”的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有60%以上,可以大大提高续航。
且由于空间利用率提高,使得单电芯能量密度为180Wh/kg的“刀片电池”,装配成电池包后系统能量密度为140Wh/kg,从而满足了比亚迪“汉”车型能够搭载上549kg重的77kWh电池包,实现605公里续航(NEDC)。
不过这些,对比现在大量采用的三元锂电池来说,算不上什么优势,因为现阶段三元锂电池单电芯密度可达200-300Wh/kg左右,组装成电池包系统后在160-200Wh/kg左右。
真正令网友沸腾和网络热议的在于接下来比亚迪播放的三个视频片段,分别是:某三元锂电池针刺实验、某磷酸铁锂电池针刺实验、“刀片电池”针刺实验。
本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本文由「
M News门户主题 」 原创或整理后发布,欢迎分享和转发。
原文地址:
https://mnews.3etheme.com/p/108.html 发布于
2020年6月12日